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8篇
  免费   2032篇
  国内免费   1067篇
电工技术   928篇
综合类   1410篇
化学工业   884篇
金属工艺   223篇
机械仪表   629篇
建筑科学   589篇
矿业工程   309篇
能源动力   361篇
轻工业   959篇
水利工程   450篇
石油天然气   1086篇
武器工业   198篇
无线电   20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37篇
冶金工业   182篇
原子能技术   150篇
自动化技术   270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454篇
  2021年   510篇
  2020年   597篇
  2019年   516篇
  2018年   461篇
  2017年   495篇
  2016年   573篇
  2015年   618篇
  2014年   745篇
  2013年   836篇
  2012年   837篇
  2011年   944篇
  2010年   618篇
  2009年   717篇
  2008年   654篇
  2007年   788篇
  2006年   642篇
  2005年   530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准确计算结构在非一致性地震输入下的响应,需要考虑地震动的特性,如多维及空间相关性等;也需考虑结构响应的复杂性,如需要将地震动响应分解为动力响应及拟静力响应等。以上因素非独立,具有耦合性。为此,根据选定的地震动功率谱模型,利用虚拟激励法,推导了基于位移谱的多点多维反应谱公式,该公式可以同时考虑多种耦合效应,包括多维(含方向交叉向)、多点(含行波效应和相干性效应)地震动及动力与拟静力的耦合等多种因素。为了便于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公式根据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加速度谱选定了对应位移谱,且公式中的参数也与之相对应。同时,采用反应谱法对一个单层网壳结构在多维多点地震动输入下的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动静耦合的影响随着视波速的增加而减小,考虑部分相干性效应的柱底面内弯矩最大值比完全相干条件下增加了10%~20%。  相似文献   
102.
针对危险品航空运输事故现场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全面造成应急决策不当的问题,建立危险品航空运输事故应急决策案例推理模型。以事故现场表面信息构建案例属性;应用G1法对案例属性主观赋权进行案例优选检索,使用熵权法客观赋权结合灰色关联分析进行案例相似度检索。通过实例分析,模型计算得到的最相似案例与目标案例相似度为0.671 28 且二者应急决策方案相似,表明该模型可以为危险品航空运输事故提供应急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03.
岩体可爆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岩体特性参数指标是对岩体的可爆性进行定量描述的依据。在对岩体可爆性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对14种岩石的静载和动载特性参数、岩石容重以及岩体完整性系数的测试与计算的结果进行线性相关性统计分析,发现岩石静载抗拉强度、容重和岩体完整性系数3个指标线性相关性较低或完全不相关,并得出可同时采用且仅采用这3个指标对岩体的可爆性进行可靠描述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04.
在综合放风器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不同进口回转通道形式和角度旋风器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关联序指出了各种不同类型旋风器的性能优劣程度。结果表明,具有双进口渐缩回转通道的旋风器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05.
压密和劈裂灌浆加固地基的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压密灌浆和劈裂灌浆都是加固弱透水性地基的有效办法。前者通过浆泡,后者通过浆脉网来挤密邻近土体和提高土中的主应力和,从而降低压缩性和提高贯入击数。在劈裂灌浆中,只有灌入大量浆液后,才见加固效果,加固的土体大。相反,在压密灌浆中,灌注少量浆液,即可对小范围的土进行加固。快速灌注稠浆是保证产生压密型灌浆的有效办法,但中途经常转化为劈裂型灌浆。劈裂灌浆的施工较简单、费用低,它不可能转化为压密灌浆。  相似文献   
106.
奇周期最佳几乎二进序列偶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良好奇周期相关特性的最佳离散信号——奇周期最佳几乎二进序列偶。奇周期最佳几乎二进序列偶中2个序列中均有一个元素为 “0”元素,其他元素取值均为“+1”或“-1”,并且其奇周期自相关函数为单值脉冲函数。同时研究了奇周期最佳几乎二进序列偶的变换性质和频谱特性,给出了一些组合允许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奇周期最佳几乎二进序列偶扩大了奇周期最佳几乎二进序列的存在空间,且为奇周期最佳几乎二进序列偶中2个序列相同时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初始缝高比对钢纤维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对三种不同初始缝高比(0.1、0.2、0.3)的钢纤维混凝土开展断裂韧性试验,计算相关的断裂参数,并借助声发射(AE)和数字图像法(DIC)分析了裂缝发展过程中AE能量和全场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的断裂韧性随初始缝高比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当初始缝高比为0.3时钢纤维混凝土的断裂性能大幅下降。钢纤维混凝土的断裂过程可根据AE能量划分为弹塑性阶段、裂纹稳定扩展阶段和断裂阶段,随初始缝高比增加,弹塑性阶段持续时间减少。DIC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加载过程中,预制裂缝尖端会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裂缝的横向应变较大。研究结果揭示了钢纤维混凝土裂缝发展机理,可为其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8.
再生骨料(RCA)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极大,了解RCA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提高RCA的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行业碳排放并响应国家“双碳”政策至关重要。本文借助CT扫描技术获取了四组不同RCA替代率下掺锂渣再生混凝土的骨料特征图像,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获得了RCA的形状系数(SF)、棱角度(AN)、棱角与表面纹理(AT)指数及三维球体度(SP),分析了它们的分布规律及特点,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骨料特征参数与抗压强度的联系。结果表明:RCA具有较高的不规则性,由于骨料残留的砂浆量不同,其表面呈现粗糙且多棱角的特点;四个骨料特征参数均表现出较高的灰色关联度,其中SP关联性最大,达到0.942;在合理的骨料混合比例下,试验样品可以满足C30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且在30%(质量分数)RCA替代率下力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09.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因其高韧性和多缝开裂特性成为研究热点,纤维复合材料(FRP)因具有抗拉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性好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为研究玄武岩复合材料(BFRP)筋增强ECC(BFRP-ECC)的受拉性能以及筋材对基体的裂缝控制机理,考虑了基体类别和配筋率等因素,对ECC狗骨试件、BFRP-ECC和BFRP-砂浆薄板试件进行了单轴拉伸试验,同时借助数字图像相关法(DIC)技术获得了试件受拉过程中的全场应变和开裂状态,基于Richard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公式提出了BFRP-ECC单轴受拉应力应变本构模型。结果表明:BFRP-ECC的极限拉应力随配筋率的增加而增大;ECC基体对复合材料的受拉性能增强效果优于砂浆基体,同时以ECC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在裂缝间距和宽度控制上都明显优于以砂浆为基体的复合材料;BFRP筋能增加BFRP-ECC裂缝处的桥连应力,减小裂缝间距和宽度,增加裂缝数量。本文建立的BFRP-ECC单轴受拉应力应变本构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较好地反映了BFRP-ECC受拉应力应变关系。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双组分层式撞击流反应器撞击区浓度分布,利用混沌理论分析不同喷嘴间距、喷嘴直径和射流雷诺数下撞击流反应器浓度场混沌特征参数(关联维、Kolmogorov熵和最大Lyapunov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撞击流反应器内浓度场混沌特征参数随喷嘴间距的增大呈上下波动的变化趋势,Kolmogorov熵在L=2d时达到最大。浓度场混沌特征参数随喷嘴直径增大呈上下波动的变化趋势,Kolmogorov熵在d=8 mm时整体上最大;射流雷诺数为Re=22 000时整体上混沌特征参数最佳。受二次撞击区的影响,撞击面上靠近二次撞击区各点的混沌特征参数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